2025年9月22日下午,医学部在医学教育实践实训大楼B306举办博士沙龙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谭新玉出席活动,医学部全体博士,系主任,科研团队及平台负责人到场参加活动。
谭新玉发表致辞,对活动的召开表示肯定。她表示,将以本次博士沙龙学术交流活动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具备科研创新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标杆,助力青年博士成长为推动医学进步的中坚力量。

医学部四位博士依次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刘杰博士以《基于 CRISPR-dCas13b 的活细胞成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为主题,详解了这一前沿技术在细胞研究中的开发思路与实践应用价值。
罗玲莉博士聚焦神经科学领域,以《小鼠缰核兴奋性生长抑素神经元编码抗抑郁效应的神经环路研究》为主,深入剖析了关于神经元细胞的特性,及其在抗抑郁效应神经环路中的作用机理,为基础研究与潜在临床转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刘澳林博士聚焦中医理论中的湿性特征,系统探讨了湿性特征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相关内在关联,并详细介绍了该领域预测模型的初步构建方法。
周诗芬博士带来《雌性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区在异性社会情境下掠食决策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揭示了特定脑区在动物行为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在各环节互动问答及的集中交流时段,现场踊跃提问,四位博士逐一细致回应,提供专业解答,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此次博士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医学事业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