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科目:《综合测试》
二、考试对象
2022、2023级申请转入医学部各本科专业的学生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总分100分
2、考核时限:110分钟;
3、考核方式:闭卷;
4、命题的指导思想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系统解剖学》约占50%--55%;《生理学》约占25%--30%;课程思政、学生思想品德、外语能力约占20%。
四、考试内容
《系统解剖学》
(一)运动系统
1. 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 骨连结的分类。
3.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
4. 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特征。
5. 肋骨的形态结构。
6. 胸骨的形态结构。
7. 椎间盘位置与结构,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8. 脊柱的整体观,脊柱的运动。
9. 骨性胸廓组成和形态,肋的连结。
10. 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11. 下颌骨的形态结构。
12. 颅底内面、外面形态,颅盖内面、外面和颅侧面的形态。
13. 眶和骨性鼻腔的形态和毗邻,鼻旁窦的名称。
14. 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5. 上肢骨的组成及排列,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结构,腕骨的排列,手骨的分部。
16. 上肢带骨连结的类型和结构。
17. 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8. 前臂骨连结、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9. 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足骨的分部、距骨和跟骨的形态。
20. 髋骨与骶骨间的连结及耻骨联合的结构特点。
21. 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2. 小腿骨间连结的特点及跗骨间关节的构造和功能。
23. 足弓的组成和形态功能。
24. 肌的分类、肌的形态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
25. 肌的辅助结构。
26. 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和竖脊肌的作用。
27. 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作用。
28. 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29. 腹肌的分群、形态、位置和作用。
30. 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腹直肌鞘、白线的结构特点,腹股沟韧带的形成。
31. 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颊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2. 咬肌、颞肌的位置和作用。
33. 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4. 上肢肌和下肢肌分部、分群、分层、排列和作用。
35. 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6. 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肱肌位置。
37. 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8. 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和小腿肌前群、外侧群及后群深层肌的位置。
39. 常用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3. 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4.口腔的界限和分部。
5.腭的分部和形态,咽峡的组成、舌的形态和舌粘膜的形态特点。
6.乳牙和恒牙的牙式,牙的功能和分类,牙的形态和构造。
7.咽的位置和形态,咽的分部和通邻。
8.食管长度、形态、位置和分部,食管的狭窄部位及其意义。
9.胃的形态和位置,胃的毗邻和构造。
10.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及其形态。
11.空、回肠的位置、形态。
12.大肠的分部及其形态特点。
13.盲肠、阑尾的位置和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14.结肠的分部和位置。
15.直肠的位置、形态。
16.肛管的结构特点。
17.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导管的开口部位。
18.肝的形态、位置及体表投影,肝的毗邻。
19.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20.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胆汁的排出途径。
21.胰的位置和分部。
(三)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外鼻的形态结构。
3.鼻腔的分部和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开口,其临床意义。
4.喉的位置和喉软骨的名称,喉的连结和喉肌结构,喉腔的形态、分部和功能。
5.气管的位置、分部、形态。
6.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和临床意义。
7.肺的位置、形态。
8.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9.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0.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四)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和剖面肉眼结构,肾的毗邻。
3.肾的被膜及固定装置。
4.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及其狭窄部位,其狭窄的临床意义。
5.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6.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7.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开口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五)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男性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3.睾丸的形态和位置。
4.附睾的位置和功能。
5.输精管的结构特点、分部和射精管的合成、开口位置。精索的组成和位置。
6.精囊腺、尿道球腺的形态结构、位置与导管开口。
7.前列腺的形态、位置、毗邻。
8.阴囊的形态、构造。
9.阴茎的构造和阴茎皮肤的特点
10.男性尿道的分部、形态结构特点、狭窄和弯曲及其临床意义。
11.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
12.卵巢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13.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形态结构。
14.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15.阴道的形态和位置。
16.女阴的组成,阴道前庭内尿道外口与阴道口的位置关系。
(六)心血管系统
1.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侧支循环的概念。
2. 心的位置、外形和心的各腔形态与结构,心传导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 心壁的结构特点。
4.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重要分支及其分布。
5. 心大、中、小静脉的行程,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
6. 心包的形态构造,心的体表投影。
7. 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主动脉弓的分支。
8. 颈总动脉起止、行程和主要分支,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的位置和分布。
9.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和位置。
10. 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和位置。
11.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位置和分布。
12.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吻合情况
13. 髂总动脉、髂内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
14. 髂外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
15. 上腔静脉的组成、属支、位置,头臂静脉的组成和位置。
16. 颈内静脉的起止、位置、属支及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17. 锁骨下静脉的起止、位置,颈外静脉的组成和位置。
18. 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注入部位。
19. 奇静脉的位置和收集静脉血的范围,下肢深静脉的配布。
20. 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及属支。
21. 小隐静脉的起始及注入。
22. 髂内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的位置及注入。
23. 直肠静脉丛的位置、注入和临床意义。
24. 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特点、收集范围、注入及属支。
25. 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部位、侧支循环及临床意义。
《生理学》
(一) 绪论
1.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3.兴奋性、阈值的概念
4.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5.刺激的三要素;刺激的种类
6.反应的形式;
7.可兴奋组织。
8.体液的组成
9.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10.稳态的生理意义
1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及特点;
12.反射及反射弧、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
13.正反馈、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二) 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四种物质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2.钠泵活动及意义。
3.电压门控性通道、化学门控性通道、机械门控性通道。
4.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5.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特点。
6.阈电位的概念。
7.局部兴奋的概念和特点。
8.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比较
9.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的概念
10.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1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
13.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14.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15.骨骼肌细胞收缩的机制。
16.骨骼肌的的微细结构
1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三) 血液
1.血液和血细胞的组成。
2.血细胞比容的概念。
3.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4.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作用。
5.血液的一般理化特性
6.血液的基本功能
7.三种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8.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9.红细胞的功能;
10.各类白细胞的功能;
1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
12.血液凝固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13.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4.凝血因子及其特点;
15.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的具体过程
16.抗凝及促凝
17.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18.血型的概念;
19.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与鉴定。
20. Rh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和意义。
21.输血原则